被低马正估的链黑在悄区块悄崛起
这几天在圈子里最热的话题之一,就是Ardor(阿朵)这个项目了。说实话,我跟踪区块链项目这么多年,很少看到一个项目能在短短7天内从0.06美元飙升至0.11美元,几乎翻了一倍!现在它的市值已经接近1亿美元大关,在CoinMarketCap上的排名也挤进了前200。作为一名老韭菜,我觉得是时候好好研究下这个项目了。 Ardor最吸引我的地方,就是它那个"母子链"的架构设计。想象一下,就像一家大商场(主链)里面开着各种专卖店(子链),既保证了整体安全,又让每个店铺可以专注自己的业务。这种设计完美解决了困扰很多区块链的"数据臃肿"问题。 我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时,有个开发者抱怨说运行一个全节点需要1TB的硬盘空间,简直离谱!而Ardor通过允许修剪子链数据,让节点可以轻装上阵。这个创新点确实抓住了行业的痛点。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第一个子链Ignis。说真的,作为一个见证过2017年ICO狂潮的人,看到现在发个token还要写智能合约,我都替新人感到头疼。Ignis却像WordPress建站一样简单——点点鼠标就能创建自己的代币,还能直接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。 我试用过他们的钱包,界面友好得不像区块链产品。这种"傻瓜式"操作,不正是区块链普及最需要的吗?难怪他们敢说目标是让非技术人员也能用上智能合约。 Ardor背后是开发NXT的老牌团队Jelurida,这个团队在圈内以稳健著称。他们服务的客户名单也很有分量:汉高、埃森哲、西班牙邮政...特别是那个Senator物流项目,获得了欧盟的资金支持,用来优化城市物流系统。 我查过资料,埃森哲选择Ardor是因为它同时满足公共平台、多链互操作、低能耗等多个严苛要求。在to B市场,这种背书比什么营销都管用。 ARDR的总量固定在10亿枚,全流通无增发。虽然现在0.09美元的价格距离2018年2美元的历史高点还很远,但从K线来看正在年线附近筑底。没有那些花哨的挖矿机制,区块奖励直接来自交易手续费,这种设计让我想起早期的比特币。 不过要提醒的是,由于主要面向企业客户,链上数据透明度确实不如DeFi项目。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它更适合长期价值投资者,而不是短线炒家。 说实话,在这个充斥着各种"颠覆性创新"口号的行业里,Ardor这种务实派反而显得与众不同。虽然它可能不会制造一夜暴富的神话,但企业级应用的稳步推进,以及最近价格的异动,都值得持续关注。 如果你问我建不建议入手?我的建议是:先拿小资金试试水,重点关注他们落地的实际案例。毕竟在熊市里,能接到欧盟订单的项目可不多见。后续我会继续跟踪这个项目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。这个项目到底在玩什么新花样?
Ignis子链:让小白也能玩转区块链
企业级应用的秘密武器
代币经济学:稳定才是硬道理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铭文热潮:一场矿工与散户的双向奔赴
- 比特币9月魔咒:抄底机会还是更大危机?
- CoinEX交易所遭黑客攻击,5300万美元加密货币不翼而飞
- 中东金融巨头豪掷数千万美元,中国这家NFT公司凭啥被看中?
- 机构抢购以太坊热潮:价值投资还是数字淘金?
- 加密货币实验的困惑:萨尔瓦多比特币之路为何越走越窄?
- GameFi:一场狂欢后的冷思考——泡沫破灭还是凤凰涅槃?
- 布特林敲响警钟:加密货币企业需谨慎看待香港政策风向
- 印尼小微企业迎来春天:BRI集团如何用三步走战略改变3600万人的生活
- 小神聊币:新手首次跟单喜提7000刀收益,这才是靠谱的带单
- 重磅来袭!ProsperEx区块链金融新玩法即将启动,这些机构已经抢先布局
- 以太坊触底反弹行情:1670成关键阻力位,周末或延续震荡格局
- 对话EX.IO吴晨:在香港做合规交易所,需要和监管谈一场恋爱
- 别再错过柴犬币的二层网络革命:Shibarium或将改写SHIB命运
- 游戏新纪元:当区块链遇上虚拟世界
- 当加密市场按下暂停键:一场流动性的寒冬正在上演
- 从NFT收藏家到Web3基建观察:我与Immutble X的那些年
- Pendle搭上RWA快车:一场万亿美元级别的利率革命正在酝酿
- 加密市场是否在等待一场大清洗才能重拾活力?
- 欧盟加密监管变革:从碎片化到统一标准的艰难之路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