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为何想照铭文过滤矿池亏池当理的O宁愿也要进矿
这几天比特币圈子里最热闹的话题,莫过于Ocean矿池那个"特立独行"的区块过滤行为了。作为一个在矿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矿工,我倒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 事情是这样的:Ocean矿池最近开始主动过滤掉一些非货币性质的交易,比如那些BRC-20和Ordinals的铭文交易。这就像咖啡店里突然拒绝售卖拿铁,只卖美式一样,自然引起了不少争议。但说实话,矿池选择打包哪些交易这件事,本来就该是矿池的自由。 我认识的一位矿场主朋友打了个比方:"这就跟菜市场里,有人专门卖有机蔬菜,虽然利润可能不如卖普通蔬菜高,但就是图个心安。"矿池本质上就是在打造自己的"区块模板"菜单,矿工们可以选择加入或者离开。 那些批评Ocean的人总是搬出经济学课本,说什么"理性经济人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"。这话在理论上是没错,但现实世界哪有这么简单?就像我家楼下的咖啡店,明明可以卖更便宜的普通咖啡,却非要卖贵一倍的公平贸易咖啡——这难道就不理性了吗? Luke和他的团队显然有自己的坚持。在他们看来,那些铭文交易就像往比特币这个精致的瑞士手表里塞沙子,虽然能多赚点手续费,但长远来看会损害整个系统的健康。据我了解,他们测算过这个决定会让矿池损失大约1%的收入。但以我对Luke的了解,就算损失90%他可能都不会改变主意。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对比:当年OFAC的制裁清单是靠着国家暴力机器强制执行的,而Ocean的做法完全是自发的道德选择。就像素食主义者开餐厅不卖肉制品一样,这是价值观的体现,不是强制命令。 我去年参加Ocean的矿工峰会时,深刻感受到他们对"干净区块"的执着。他们宁愿少赚点钱,也要维护比特币网络的"纯洁性"。这种坚持在当今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,反而显得格外珍贵。 说到底,矿工们会用算力投票。如果大家真的觉得Luke的做法不可接受,自然会转移到其他矿池。但现实是,就像有机食品店越开越多一样,说明市场上总有人愿意为价值观买单。 作为一个老矿工,我倒是挺欣赏这种坚持。在这个浮躁的行业里,还有人愿意为了理想放弃一些眼前利益,这本身就值得尊重。毕竟比特币能走到今天,靠的不就是一群"固执"的理想主义者吗?矿池的选择权之争
利润之外的价值考量
道德与利益的拉锯战
市场的最终选择权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FTX前高管认罪内幕:15亿美元资产恐不保,SBF审判再添变数
- Bitmine股价坐上过山车:华尔街新宠背后的隐忧
- 公链江湖风云录:从技术升级看加密货币的未来格局
- 从收购夭折到IPO神话:Figma CEO如何带领团队完成完美逆袭
- 股票代币化:传统金融与Web3的完美邂逅
- 香港稳定币新规落地:当金融监管撞上Web3理想
- 以太坊行情十字路口:多头狂欢或将谢幕?
- 揭秘香港场外交易:谁能玩?怎么玩才安全?
- NFT数据分析新思路:告别数据泥潭,拥抱高效API
- 加密市场遭遇黑色24小时:当梦想遇到现实 9%暴跌下的众生相
- 全球稳定币监管差异引发的深层思考
- 当AI不再是吸血鬼:解密AIverse如何让普通人逆袭数字时代
- 虚拟货币合同纠纷,诉讼还是仲裁?过来人告诉你该怎么选
- 特朗普塞人进美联储:一场精心设计的货币政策试探
- 当AI遇上Web3:AIverse如何在喧嚣的加密AI赛道中杀出重围?
- 重磅!AB代币登陆美国老牌交易所Kraken,全球布局再下一城
- 区块链身份革命:一场关乎未来的数字身份重构
-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:11.2万成关键战场,9月或迎终极考验
- 加密货币概念股:狂欢后的冷静思考
- 以太坊飙涨背后:一场资本围猎正在上演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