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一保了问题更复坊合,但周年杂了以太环
加密圈的时间过得就是快,一转眼以太坊那场惊天动地的"合并"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。记得当时整个圈子都在谈论这个重大升级,现在回头看,这场变革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。 以前以太坊和比特币一样要靠矿工"烧电"维持运转,那场面简直像在搞能源竞赛。去年9月转成PoS后,整个网络就像换了个引擎——不仅省油还环保。CCRI的数据显示,以太坊现在能耗降了99.99%,碳排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要知道,环保问题可是传统机构最常拿来攻击加密货币的把柄,这次升级直接把这张牌给废了。 我认识几个华尔街的朋友,他们以前总拿"比特币耗电量比阿根廷还大"说事。自从以太坊合并后,这帮人反而开始悄悄研究怎么布局ETH了——这大概就是科技的力量吧。 合并后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质押量暴增。现在有超过2696万枚ETH被锁定,质押率达到22.44%。但有意思的是,这场质押盛宴反而暴露了新的问题。 像Coinbase这样的大交易所本来是被寄予厚望的,结果因为Tornado Cash那档子事,搞得大家都不敢把ETH往中心化平台存。于是Lido这种去中心化质押平台就火了,现在占了32.3%的市场份额。但讽刺的是,当一家"去中心化"平台掌握这么大话语权时,它本身就成了新的中心化风险。 说实话,这就像我们去菜市场买菜,本来是为了避开超市垄断,结果发现菜市场也被几个大户控制了——去中心化的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 合并虽然没直接提升以太坊的速度(TPS还是在10左右徘徊),但它为后续升级铺好了路。最近L2生态的爆发就是最好的证明——zkSync、Optimism这些二层网络现在日均处理量是主链的两倍还多。 我在DeFi群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对话:"Gas费又涨了?""切到Arbitrum上去啊!"这种场景在合并前可不多见。以太坊现在像个老父亲,虽然自己动作慢,但培养出了一堆能干的"儿子"。 美国SEC最近对质押服务的打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他们一边说某些质押产品是证券,一边又对同样机制的PoW代币网开一面。更搞笑的是,CFTC和SEC还在为"以太坊到底是商品还是证券"吵得不可开交。 这就好比两个交警在路边争辩一辆车到底是卡车还是轿车,而车主早就开着车跑没影了。监管总是慢半拍,这大概就是加密世界的常态吧。 V神最近在韩国提到的新功能确实让人期待——用手机就能跑节点?账户抽象让钱包像邮箱一样简单?这些听起来都很美好。但以以太坊的开发节奏来看,我们可能还要再等个一两年。 说实话,在经历了FTX暴雷、Terra崩盘这些破事之后,我反而更欣赏以太坊这种"慢就是快"的哲学。与其追求短期爆点,不如像瑞士钟表匠一样打磨技术。毕竟在这个行业,活得久才是真本事。 合并一周年,以太坊交出的成绩单算不上惊艳,但绝对扎实。就像种树一样,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第一年长了多高,而在于它的根扎得有多深。你说呢?从挖矿到质押:一场能源革命
质押热潮下的隐忧
二层网络的春天
监管的迷局
未来:慢工出细活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币圈深夜狂欢!8700美元空单盈利背后的故事
- 暑气未消秋老虎来袭 这份祛湿指南请收好
- 当数字艺术遇上区块链:一场颠覆传统的艺术革命正在香港上演
- 从玩笑到传奇:狗狗币与比特币那些你不知道的事
- 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启示录:企业狂囤、XRP暴涨预言与7个隐藏金矿
- 狗狗币能否突破0.08美元大关?关键信号深度解读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以太坊日内交易策略全解析
- 比特币真的要栽在美元手里?事情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
- 比特币大戏:24800美元失守已成定局?十月能否迎来转机?
- 10月4日行情观察:BTC和ETH合约交易的博弈之道
- 从玩笑到传奇:狗狗币与比特币那些你不知道的事
- 当汽车遇见元宇宙:一场颠覆性的产业变革正在嘉定上演
- 加密市场风云再起:涨势背后暗藏哪些玄机?
- DeFi新星Convergence RFQ拿下250万美元融资,或将重塑机构交易格局
- 疯狂的市场,精准的狙击!比特币空单狂赚550点实录
- 双节将至,比特币市场能否上演红包行情?
- 币圈震荡中的生存指南:当主流币停滞时如何把握机会
- Polkadot:区块链世界的万能胶水是如何炼成的?
- Layer2赛场硝烟四起:Fellowship计划背后暗藏的生态争夺战
- aelfUnion强势出击:为何他们成为TMRWDAO的最佳掌舵者?
- 搜索
-